疫情防控新九条措施:1、戴口罩要坚持。2、打喷嚏讲礼仪。3、勤洗手讲卫生。4、常通风不可少。5、一米距更安全。6、少出门不聚集。7、打疫苗很重要。8、讲科学强免疫。9、有症状早就医。
疫情九条措施详细内容
1、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坚持戴口罩,尤其是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2、打喷嚏讲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捂住口鼻。
3、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做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前,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揉搓至少20秒。
4、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5、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6、少出门不聚集。在密闭公共场所内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建议减少聚餐,避免巳壕奂�
7、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都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8、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有规律地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增强免疫力。
9、有症状早就医。主动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
10条防疫政策如下:
1、需要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一般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2、需要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缩小核酸检测范围。
3、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可以采取居家或者自愿选择集中隔离。
4、如果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出现新增感染者,要及时地进行解封。
5、要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不得限制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等药品。
6、要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7、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以及分类管理。
8、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可以停产、停工或者停业等。
9、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等,确保群众看病就医以及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10、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居家防疫指南
在做饭前后、吃饭前、上厕所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宠物之后、触摸“口、鼻、眼”之前、外出回家这几种情况下,一定要坚持用肥皂/洗手液在流水下充分洗手。
每天至少早晚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不能自然通风的就用排气扇通风。疫情期间,不推荐使用空调作为通风工具,尤其不要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以免有污染的空气串流进来。
新冠防疫政策:
1、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2、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3、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4、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5、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6、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
7、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8、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9、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上一篇:群聊怎么艾特所有人
发表评论